根据新的制图结果,剔除冰川和水体,北半球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4.77(13.60–18.97)百万平方公里,多年冻土区面积约为19.82百万平方公里,该结果略低于2019年欧空局CCI项目基于TTOP模型的模拟结果,比国际冻土协会(IPA)1998年发布的环北极多年冻土图的估计结果小约2.59百万平方公里。新数据显示,北半球年平均地温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梯度,从高北极极低温多年冻土区(<-10 °C)逐渐过渡到低纬度高山和高原(如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高温多年冻土区(>-2°C)(图1)。在北极山地多年冻土区,年平均地温也显示出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即西伯利亚东部低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乌拉尔山脉、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加拿大西部的育空河流域上游山区的多年冻土相对于同纬度多年冻土具有更低的温度。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平均约为-1.56±1.06°C,而北极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约为-4.70±3.13°C。在高北极地区,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可达到-10°C。活动层厚度的分布特征与年平均地温相似,但空间分布的细节有显著差异(图2)。区域平均活动层厚度从高北极的76.95±21.69厘米到低纬度高山和高原多年冻土区的232.40±47.95厘米,蒙古高原和中国东北部有一个狭窄的过渡带。
北半球多年冻土制图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